神州日知 乐儿

在天府之国四川长期流传一句歌谣说:“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这是民间对张献忠江口沉银之说的流传。

历史上,张献忠江口沉银一直是个谜,其沉银地点历来众说绘纭。

史学界也对此长期存在争议,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史料记载,张献忠(1606~1647年),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义,是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

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

从张献忠沉船的1646年到如今已300多年了,但是,张献忠沉船一说只是流于民间传说,称有整整1000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一些地方县志也有记载。

然而,由于并无正史记录,对于江口沉银是否存在、具体地点在哪儿,争议很大。

近年来,在四川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了线索。

那么,在四川彭山江口古镇的岷江江底,张献忠到底“藏”了多少宝藏?这些宝藏中,是否“藏”有张献忠“屠川”铁证?

张献忠沉银遗址

据报道,近日,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岷江围堰和出水文物的临时库房——江口汉崖墓博物馆,大量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以及铁刀铁矛等兵器散落其中。

在面积大约10000平方米的考古现场,大部分出土文物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

张献忠沉银地考古出的文物

在江口汉崖墓内,一张约5平方米的长桌上,铺上了红布。

周围设置了警戒线桌子最两侧,摆放着两个木箱,一个木箱装着金册银册,另一个木箱,装着西王赏功币。

桌子的中间,排成五行,最中心,放着几个五十两银锭。

银锭两边,放着各种金器、银器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其中金器居多,有金锭,金镯子,金戒指等。

而这只是部分出土文物,其余还有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约1万多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出土文物中还有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

这些文物的出土最终证实了张献忠“木鞘藏银”的传说。在清代文献中,就有张献忠用木鞘藏银,转移财宝的说法,这次发现进一步印证了文献。

历史上的张献忠除了沉船藏银传说外,还有很多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偃旗息鼓等等,但史学界一直存有争议。

过去,张献忠也被诬蔑为“杀人狂”、“杀人魔王”等等,流毒既广且深,特别在四川留下的恶劣影响更不容忽视。至今大多数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所谓“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影响。

关于他的稀世宝藏,后世有很多种说法,至今在成都仍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据说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与歌谣配对的,还有一张“藏宝图”,图上标有张献忠金银宝藏的具体位置,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

民国时期曾有人根据这张藏宝图在流经成都的锦江中打捞挖掘,捞上的只有一些小铜钱,不见金银踪影。

由于江口沉银数量之大,乾隆年间,有渔者在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当时的四川总督孙士毅得知此事后,立马派人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

后来,在江口河道里,不断有老百姓从中打捞出明代银锭、金银器等,从而补贴家用。

2005年,江口古镇岷江河道出土的明代银锭,从其铭文可看出来自湖南的沅陵县、湘潭县、巴陵县;湖北的京山、黄冈等地区,为崇祯时期所征解的税银,而且与张献忠转战路线及所占地点十分吻合,侧面证实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之说。

“杀人魔王”张献忠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生前劫掠财富无数,命陨凤凰山后,竟会以“散落财富”的方式为世人惦记,并“施惠”于当地老百姓。

晚秋和值谜谜值谜汇总_卜知客谜托邦系列之-诡面谜花^^^谜托邦系列之-鹰翼之醒^^_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

晚秋和值谜谜值谜汇总_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_卜知客谜托邦系列之-诡面谜花^^^谜托邦系列之-鹰翼之醒^^

卜知客谜托邦系列之-诡面谜花^^^谜托邦系列之-鹰翼之醒^^_晚秋和值谜谜值谜汇总_张献忠万万两金银之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